
年 俗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2-11閱讀次數(shù):
次
??? 春節(jié),我總是喜歡回老家過。老家在大別山腳下,沒有高樓林立,沒有汽笛轟鳴,卻有著濃濃的年味。每逢過年,在外的親人便都從四面八方趕回家,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,老老少少五代同堂,過一個團圓祥和的春節(jié)。為什么喜歡回家鄉(xiāng)過年,那便是喜歡這鄉(xiāng)里獨特的年俗了。
??? 做年糕——在老家,過年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做年糕,寓意年年高。一般做年糕都是好幾家放在一起做,是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大米配比浸泡,然后磨成漿凝固后用各種各樣的磨具做成各種形狀后上蒸籠蒸熟。在老家模具都叫“托”,有蟠桃型、壽字型、圓形、長條形等等,想做什么樣的就做什么樣的,做好的年糕一般都放在大簸箕上晾干。每每做年糕時,孩子們都圍在簸箕周圍等著熱騰騰的年糕出籠,然后各自拿著自己喜歡的形狀歡喜的吃起來??偸怯X得家里做的年糕比外面買的要好吃,不僅那個勁道好,更重要的是無任何添加劑,可以下面條吃、可以炸著吃、可以做菜吃也可以糖炒著吃,所以每每都會貪吃,而且還不忘在同事面前炫耀,讓他們都嘗嘗。
??? 掛掛面——在老家,過年的時候每家都會買上幾十斤掛面回來,因為在老家早上一般都是用雞湯之類的下掛面招待客人。說道這個掛面,那做起來可是不簡單的,家里小姑姑家就是面坊,打一開始算起聽說已經(jīng)做了百余年了,而且一直保留著傳統(tǒng)的掛面手藝。做掛面必須要有好天氣,風(fēng)和日麗才能掛出好面來,所以小姑家的掛面那可是香餑餑,供不應(yīng)求。趕上好天氣,小姑和小姑父早上三四點鐘就得起來揉面,小姑家的掛面不用揉面機全部是小姑和小姑夫手工揉做,這樣才能合理把握力道,揉出來的面才有好味道。天亮了得把面架子搬到外面,把一個個幾十斤的面團拉成一根根細線一樣的掛面,放在面桿上,然后掛到面架上晾著。小的時候經(jīng)常在小姑姑家,搬個凳子坐著曬太陽,對著一排排掛面心里想怎么就能做這么細了。掛面真的很好吃,下湯即熟,口感順滑,是家鄉(xiāng)正月里不可或缺的食材。
??? 大鍋灶燒飯——大鍋灶燒飯對于現(xiàn)代的人們來說很多人應(yīng)該都是沒見過的,所以就會出現(xiàn)現(xiàn)在很多人喜歡農(nóng)家樂,喜歡到農(nóng)家吃農(nóng)家飯,吃大鍋灶鍋巴,都覺得非常的香。雖然現(xiàn)在廚房設(shè)備都全了,也都用上了燃氣灶、電飯煲了,平時做飯也不會用大鍋灶燒火了,但是過年家鄉(xiāng)的人們有個習(xí)俗就是必須用鍋灶做飯,說是為了“接灶君”。大鍋灶是用磚砌出成的,砌鍋灶那還真得有兩把刷子,鍋灶砌的好,燒出來的飯就好吃,而且省柴火。過年回家,就喜歡坐在鍋灶下給媽媽燒火,又暖和又可以偷偷嘗媽媽的菜。
??? 烘炭火守歲——在家鄉(xiāng),年飯一般都是在下午四五點鐘吃飯,吃完飯,爺爺就會拿出炭火盆生炭火,在家鄉(xiāng)家家都生炭火,即使現(xiàn)在都有了空調(diào)了,但是在老人家心里“烘炭火守歲”這絕對不能少。老人家們都有八十多歲高齡了依然還堅持烘著炭火守歲到凌晨。除夕晚上,本家都會相互串門拜年。母親會準(zhǔn)備好瓜子花生糖果等好吃的放在炭火盆旁邊,大家也都會違著炭火盆一邊吃一邊嘮嗑。每每老人家們都會拉著我們說過去的事情,囑咐我們不能忘了本。熱鬧的除夕夜晚,家家都是燈火通明,談笑聲不斷,一直到新年的來臨。
??? 家鄉(xiāng)的年俗還有很多,這里便不能一一說明了。突然感到心里很慰藉,在這樣快節(jié)奏的生活里,還能有這么一片淳樸、安詳?shù)耐恋卮嬖谥?。(營運管理中心? 熊賢軍)